自从智能手机与即时通讯软体普及后,不少民众都开始困扰「下班后持续收到老板讯息」,而澳洲近期通过一项新法令,给予员工下班后的「离线权」,员工可自主决定在下班时间是否要回应老板的讯息,而如果有公司拒绝履行这规定的话,最高可开罚 9.4 万澳币(约 50 万港元)。
澳洲「离线权」在 8 月 26 日生效,员工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,拒绝雇主在非工作时间的电话及电邮。法例适用在雇用 15 名或以上员工的企业,雇员数目少于 15 人的公司,则有 12 个月适应期。澳洲工会对于此立法行为表示支持,广告业员工直呼,「我完全赞成,我们花很多时间在使用手机与电邮。」
澳洲研究指出,2023 年每位员工平均无薪加班 281 小时,总产值高达 1300 亿元澳币。而新冠疫情爆发后,远端或在家工作的模式反而进一步模糊上下班的界线。「离线权」法律目前适用于公家机关,预计一年后在小型企业实施,但有民众认为,这项福利是看得到却用不到。
澳洲就业与劳资关系部长 Murray Watt 指,「离线权」新例的设立是为追上科技发展,重申无法接受国民在非受薪时间不断收到工作信息,并须回覆他们。而悉尼大学副教授 Chris Wright 则引欧盟旗下 Eurofound 的研究数据指,「离线权」措施能为上司与下属带来好处,并有助他们重建私人生活和工作的界线。
金融业员工表示,「离线权」在金融业应该行不通,由于薪金很高,员工会认为必须 24 小时待命。根据法律规定,若是为了处理紧急情况,公司还是可以联络员工,但员工要提出正当理由才能拒绝回应。而理由是否正当,将由仲裁机构判定,再对劳方或资方祭出罚款。
尽管雇主组织「澳洲工业总会」指出,新法仓促上路且规定模糊不清,可能会对生产力造成负面影响。但其实澳洲不是第一个保障「离线权」的国家,目前在全球有约 20 个国家或地区推行类似的「离线权」法例,法国 2017 年率先制定相关法规,比利时也在 2022 年跟进,试图透过劳资协商在工作跟生活之间取得平衡。